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白沙篇)
前言
白沙镇:解放初期,白沙镇境域为海康县第一区1957年,分设白院、合兴两乡。1958年,属雷北县超美公社。1961年,属附城区,后分出成立白沙公社。1984年3月,改为白沙区。1987年4月,撤区建白沙乡。1993年,更名为白沙镇。
下辖:白沙、麻扶、墨城、白院、下井、桥东、桥西、乾山、调爽、平原、石头、东岭、黎郭、官村、瑚村、和家、六余、草白、那楠、符处、水美、北坡、邦塘、洪富、官茂、陈家桥、合兴等27个村委会。
【白沙村委会】
这里沙地宽广,沙层深厚、洁白,故名白沙村。
宋朝时黄姓、纪姓、曾姓等居住于此。元明时期,蔡姓、苏姓、陈姓、梁姓、洪姓、柯姓相继迁入,后黄、纪、曾等姓因自然灾害或战乱远迁。清康熙年间吴姓迁入,至此“七大户”形成。民国至今,欧、李、黄、唐、刘、何、劳等姓居民陆续迁入。
蔡姓:始祖蔡肇翁,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任修职郎、海康县学教谕,任满后定居白沙村,祖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
苏姓:始祖苏绍福,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入雷,卜居白沙村,祖籍福建莆田涵江。
陈姓:始祖陈健寅,明朝早中期从遂溪乾塘迁入。
梁姓:祖籍福建莆田县,始祖梁西峰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卜居于此。
洪姓:始祖洪国栋,明万历年间从遂溪洋坡村迁入,时间稍晚于梁姓。
柯姓:始祖柯广生,从徐闻县上林村迁居而来。
吴姓:始祖吴耀生,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卜地而住。
【白院村委会】
草龙村:因有几十亩蒲草田,蒲草随风似龙飞舞而得名。原有岑姓居住,后王氏祖先王肇圣从东井村迁入,林姓村民从仙桥南村迁入。
东江村:位于雷祖祠东边,曾用名英榜村,明末清初从乙年村分出迁居形成。吴姓明末清初从含头村迁移至此,王姓从东井村迁入,陈姓从东海迁移而来。
东井村:创建村庄时东边有一口井,明末清初王、陈、张姓世居,后李、辜姓迁入。王姓从黄略村迁移至此,陈姓始祖陈鉴从西边村迁入,张姓从高州迁移而来,李姓从水美村迁入。
东山村:始建于1735年,地处东山坡,曾用名东山里、别名东山头村,为梁姓聚居地,梁氏始祖从白沙村迁移至此定居。
西边村:原村名白皖村,民国时期改为西排村,1959年改为西边村,曾用名东边园村、别名西边仔村。主要姓氏有陈、刘、黄、劳姓。陈姓从英山村迁来,刘姓祖先明永乐年间(1403 - 1424)从福建兴化府莆田县迁来,黄姓系黄勋后裔,清道光年间(1820-1850)黄正美从山尾村迁来。
下路村:最先名为英榜村,曾用名夏路村,20世纪50年代改为下路村。因位于雷祖祠一带,地形像鹰(“英”与“鹰”雷州读音相同)而取名英榜村。最先居住的黄、王姓搬离,今主要姓氏有吴、林、唐、王、陈、莫、许、张姓。吴姓始祖吴敬修400年前从潭葛村迁至下路村开基创业,林姓清末从平土村迁至下路村,以便靠近大村抵御山贼。其他姓氏仅几户人家。
【邦塘村委会】
邦塘村:古称石奇村、崩塘村(崩塘与邦塘雷语同音),民国时期李氏族人取“本固邦宁,兄弟家邦”之意改为邦塘村。宋朝以前已有汉籍居民建村,主要有黄、秦、姚、蔡、陈等姓。明朝早期,李姓居村始祖李德重从雷州府海康县第十九都迁居石奇村(邦塘北村)。历经变迁,李姓人口发展,其他姓氏居民大多搬迁,仅黄姓留下一户人家。创村先后顺序为:宋朝邦塘北村,清朝邦塘南村、邦塘大西村、邦塘小西村。
邦塘北村:黄姓世居,明朝卜居,始祖不详。黄氏迁雷始祖黄勋墓葬于东坑尾东坡,其后裔孙看守祖墓,落籍邦塘村发展至今。
邦塘北村、邦塘南村:李姓世居,居村始祖李德重,清朝早中期部分族人迁至村对面山地居住,形成南北二村。
邦塘大西村:陈姓世居,开基始祖陈祯,明末清初从客路深坑村迁此定居,后发展出小西村。
【北坡村委会】
北坡村:始建于明末,陈姓世居。明洪武雷州府儒学教授陈年修的六世孙陈星、陈杰、陈伦、陈美、陈升于明末从深田村迁移至此居住,因村址位于深田村北边坡地而得名。
北坡西村:位于北坡村西边,曾用名西村、西村仔、陈洋尾,主要姓氏为陈姓。北坡村子孙蕃盛,陈舜、陈三分居今北坡西村东边,后搬至西边(即今址)形成。
北坑村:始建于明末,因村址在田坑北边而取名“北坑村”,曾用名“永登村”,陈姓世居,陈年修后裔明末从深田村迁移至此。
苏家村:因苏姓世居而得名,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苏建极从雷城苏楼巷迁移至此。
【草白村委会】
草白村:也叫澡德村,开基始祖何顼,祖籍浙江省处州龙泉县。后裔何一韵、何一魁居住在草白中村,另有后裔居住在中村、六余村。陈氏始祖不详,与排港村为亲兄弟。
中村:又叫草白中村,曾用名禄赊中村。
案首村:也叫草白仔村,别名锦里村,清嘉庆年间,何刚敏从草白村迁来为始祖。
排港村:开基始祖不详,与草白村陈氏为亲兄弟。
【陈家桥村委会】
陈家桥村:村东部出口青年运河上有桥,因陈姓为第一大姓,桥被唤作陈家桥,村因桥得名。由陈、吴、黄、李、唐等多姓组成,多为20世纪60年代后从其他地方迁居于此。
东洋尾村:曾取名“仁兴村”,因位于雷州东洋田尾部而称东洋尾村,唐姓世居。祖先从今雷州市杨家镇夏口村分支到遂溪县城月镇吴村,后从吴村分支到今雷州市客路镇高北村,清乾隆年间(1736-1796)唐际泰、唐际汉兄弟从高北村迁移至此建村。
韶美村:因村落环境优美而取名“韶美村”,黄姓世居。始祖黄荣宗从广东省广州府新宁县迁来雷州郡城内文明坊,住王家铺,被王家庄氏招为义男,后迁移至此开基创业。
【符处村委会】
符处村:始建于宋朝,原名“那标村”,佘姓居住。符氏第三世祖符常卿、符常丰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迈梅村迁居迈皓村,第四世祖符琼台迁至那标村附近(山即东山、西山两村,水即南渡河),佘姓外迁后改村名为“符屋”。后因雷州方言“符”谐音“鱼”,“鱼”入屋不吉利,遂取名“符处村”。
赤坡村:因村西有赤坡岭而得名,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郑姓世居。福建莆田县人郑露岁进士出仕为雷阳教授,年老致仕卜地创建赤坡村。
东山村:始建于元末明初,符、柯两姓世居。符常卿、符常丰从迈梅村迁至迈皓村(即村庄现址附近),柯姓迁入时间及来源不详。
【官村村委会】
官村开基始祖柯福,雷州市雷高镇扶柳村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任广西宜山县知县,任期满后还乡。明成化二十年(1486)选中此地定居,因是朝廷命官,故取名为官村。
【官茂村委会】
官茂村:原名“官慕村”,后易名“官茂村”,王姓世居。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进士授直学士王月岩(福建莆田县人,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因谏政谪贬广东雷州徐闻县,致政归田后择居广东遂溪县黄略村)第九世孙王祥辉从黄略村移居现址开基。
边坡村:因村庄坐落于山坡一侧而得名,王姓世居。清朝初年,王姓先祖从官茂村分出迁建于此。
后土村:坐落于地势平缓坡地,后枕高坡,前眺良田,取名后土村,主要姓氏为陈姓。陈文龙(福建省莆田县义井村人,宋度宗咸淳四年中状元,抗元名将,民族英雄。其裔孙陈伯镇任化州教谕,任满安居广东省吴川县乾塘村,即今坡头区乾塘村)后裔陈世豪自乾塘村迁至此地开基创业。
后土上村:主要姓氏为陈姓,后土村祖村。
旧村:原名“安马村”“安马旧村”,主要姓氏有王、颜两个姓。明永乐十年王氏先祖从黄略村迁移至此开基。
马湾村:因附近有马湾坡而得名,劳姓世居。清雍正年间(1723-1735),劳可立从广东省高州府化州县劳村移居此地建村。
塘尾村:原名新安村,民国时期因村里池塘面积占总面积近三分之一而改为塘尾村。主要姓氏有蔡、陈两姓。蔡氏先祖明朝中期从倜傥村迁移至此建村,陈姓先祖明朝中期从乾塘迁移至此。
塘尾河村:清道光年间(1820-1850),塘尾蔡氏十四世蔡世能从塘尾村分村居于此地建村。
仙桥村:因附近有仙桥溪而得名,有林、何、王3个姓氏。林姓先祖明末自安苗村迁移至此开基,何姓先祖明末自六余村迁至该村,王姓民国时期从白沙镇官茂村分村迁至该村。
仙桥南村:原名仙桥仔村,2000年因位于仙桥村南边易名为仙桥南村,林姓世居。林氏先祖自福建省莆田县迁到广东省雷州白院宫后面居住,命名为白院上村仔,清初迁移至此建村。
【合兴村委会】
慈里村:原名“梓里”,徐姓居住。元末明初,开基始祖何观承携子何一才、何一德居住于梓里村“署老山”。何一才儿子何越携家眷迁入徐姓居住的梓里村,何氏壮大,徐姓外迁,何氏子孙将原村名“梓里”改成“慈里”。
禄村:又名“落村”,开基始祖何瑶,卜居于此已有 500 多年。
官塘村:原名“贤堂村”,清朝初期黄氏先祖由福建迁入广东雷州贤堂村。清嘉庆年间,因黄鹤参加乌石二抗清队伍并成为军师,村庄遭清政府围剿,故改名为官塘村。
畅坡村:原名种坡村,开基始祖何泽民元朝至正年间任雷州路照席官。任满卜居雷城苏楼巷,为谋生买田供子孙生活。第九世祖何基携子孙到所买土地定居,取名种坡村,1952 年后易名为畅坡村。
潭坡村:开基始祖张万钟,系明朝三甲进士张魁第之三子,明末清初从遂溪旧州村迁入。
秀山村:有王、郭、陈3姓。王姓始祖王同监、王同胜兄弟清咸丰年间从客路岭头村迁来,约历150年。郭姓清光绪年间从白沙下林村迁入,约历120年。陈姓清光绪年间从遂溪河头灵塘村迁来,已历100多年。
和琼村:开基始祖蔡耀乾,清康熙年间(1660)从水店迁入,已历 360 年。
北潭村:何姓世居,开基始祖何秋,据六余村族谱(1982)记载,何秋系从六余村率先入居。
双坡村:何姓世居,从䘵余村迁入。
合兴圩:另名后坡圩。潘姓约于清道光年间(1821)从客路车路头村迁来,是入居最早姓氏之一。清末民初,庞、吴、翟、陈、欧、蔡姓先后迁来。
【和家村委会】
和家村: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原由夏、邓、符3姓聚居,和睦相处,以仁义道德为重,取名“仁德里和家村”,后简称和家村。后夏、邓两姓迁走,现仅有符姓。始祖符斌,明成化二年(1466)从广西梧州府博白沙河迁移到此地开基立业,是雷州符氏始祖之一。
和家砖村:原村名为“和家上村”,清朝村里建有砖窑,烧制红砖远近闻名,被赞“和家砖”,因而取名“和家砖村”,为符氏世居。入雷始祖符景霓原籍福建省莆田县松树下村,曾任福建省豫章府教授。元至正年间(1341-1370),奉诏来广东雷州府莅任分府特授亚宪大夫。任满后与符景泰、符景略、符景志兄弟4人一起卜居雷州府迈梅村,其后代先后迁至白沙迈皓村、符处村、企水特朗村,明朝符润洋从特朗村迁移至此地开基。
下林村:因古时村庄树林茂密而得名,主要姓氏有郭、刘、梁、沈4姓。第一大姓为郭姓,明朝从南田村迁至此地开基。
【洪富村委会】
昌竹村:李姓世居,始建于明初,从塘尾村迁来建村。因建白水沟水库受浸,1968年整村迁移,后因国家建设雷州火车站配套工程需要,2005年3月16日搬至现址,根据时任湛江市委常委、雷州市委书记李昌梧的提议而取名“昌竹村”。
郭宅村:始建年代不详,因主要姓氏只有郭姓而得名。郭氏始祖郭应时、郭应机明洪武年间(1368-1398)从福建省莆田县迁移至广东雷州白沙国实村,后从国实村迁移至此地。
何宅村:世居村民只有何姓,故取名“何宅村”。先祖何瑶元顺帝年间(1333-1370)从福建省莆田县咸头村迁移至广东省雷州白沙落村(禄村),其后商清乾隆年间(1736-1795)从落村迁至现址。
洪富村:据传元朝中期,始祖牧羊至此。忽闻地下有打鼓、敲锣声,见此地山清水秀,便定居。因洪姓世居,取名“洪富村”,曾用名“邦富村”,别名“房富村”。元朝中期洪宗禄从南厦村迁移至此地建村。
洪富尾村:始建于清朝,因分村形成,原名新兴村,后因行政区域划分,位于洪富8个自然村末端而改名为洪富尾村。主要姓氏为陈姓,从大西村迁移至此地。
黄宅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因分村迁居形成,因黄姓世居而取名黄宅村,曾用名“邦富黄村”。先祖由白沙平原村迁移至此地安居。
新坑村:始建于明末,因分村迁居形成,曾用名永宁村,李姓世居。明末从雷婆村迁移至此地建村。
游宅村:始建于明末,1984年规划新村场迁至现址。游姓先祖明末自山口村迁至当地,与吴姓共居一村,取名吴宅村。后吴姓村民全部外迁,仅剩游姓村民居住,故改名为“游宅村”。
【瑚村村委会】
瑚村村:原名“禄膠”村,与周边多村同祖。开基始祖何琼,宋亡后随父隐居东越,为避元兵追杀改名何晃,元初迁入雷州湖西禄膠村。明洪武年间,其后裔迁入瑚村,当时该地为海滩涂,有珊瑚搁浅,遂将“禄膠”村易名为瑚村。
国实村:居住郭、陈两姓。郭姓有郭邦秀(清乾隆年间从郭宅村迁入)、郭廷任(入居年份不详)两位始祖。陈姓开基始祖陈龙登,明初迁入。
平坦村:陈姓开基祖陈志高,明初从松竹菜园村迁来。黄姓清道光年间从杨家山尾村迁来。
黄渡头上村:开基祖陈遇隆,清康熙年间从雷城宾合村迁入。先有黄氏居住,后陈姓迁入,两姓和睦相处得名。后黄氏迁往白沙平原村,何姓从官村“火烧山”迁入,现居陈、何二姓,已 360 年。
黄渡头下村:郑姓世居,开基始祖郑美亿,约明正统年间从桥西村迁来。
黎庞村:庞氏开基始祖庞忠信,从龙头迁入。
【黎郭村委会】
黎郭村委会4个村庄统称黎郭村。东村、中村原名湖西村,五巷、西村原称徒闵村,宋以前吴姓、卓姓等汉籍居民建村。元朝后期莫姓迁入黎郭中村荔枝山一带,称黎郭村。明朝早中期,陈、庞、黄、李、吴、林、卓、冯、朱等姓在此定居,后形成以莫姓居多,多姓和睦聚居的大村庄。
莫姓:入雷居村太始祖莫舆,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马屎巷,因谏言遭元英宗贬为雷州路卫经历,初居雷城西湖西畔,元末明初战乱不能返乡,迁至黎郭村(中村)开基。
庞姓:始祖庞统,明朝早期因经商从高州府吴川山车村迁入。
黄姓:始祖黄安,原籍福建莆田巷尾村,明正德年间任海康县县丞,任满后卜居黎郭五巷村开基。
陈姓:始祖陈必启,清顺治年间率领子孙从深田村移居此地肇基。
李姓:始祖李二公,清初从平原村后岭头迁入。
吴姓:始祖吴钟灵,清乾隆年间早期从海康县十一都三图七甲迁入。
林姓:人口约30人。
【六余村委会】
六余村:曾用名“䘵赊村”,400多年前村民学会制陶,因“陶器”在雷州方言叫“埕钵”,别名“埕钵窑”。原居住何、陈、蓝、吴、常姓村民,清末民初陈、蓝、吴、常等姓陆续迁出,现仅何姓居住。何姓有西巷何光宗(元朝入居)、东巷何友明(清朝从草白村迁入)两位始祖,同为何澹后裔。
黄桐村:开基始祖何瑞保,从六余村迁入,已有300年。
西塘村:吴敏学长男吴绍端从松竹巷头村迁入文风村(现为西塘村)。
后河村:吴敏学次男吴绍政从松竹巷头村迁入。林庭方明朝从白沙仙桥村迁入。
美风村:原村名迈风村,开基始祖梁贞挺明末从客路迈坦村迁来,为不忘祖村,村名带“迈”字,1995年改为美风村。
黄桐圩村:居住何、张、王、陈、彭5姓,清末民初从附近村庄陆续迁入。
【麻扶村委会】
麻扶村:始建于明朝,卢氏先祖从东岸村迁移此地建村。因近海善造船,得名“麻扶村(壮语,意为船村)”。主要姓氏有黄、吴、林、卢姓。黄姓从黎廓村迁入,吴姓从南柳村迁入。
含头村:因接近麻扶桥涵洞而取名(雷州话“涵”与“含”同音),曾用名山尾村(因接近白沙村,雷州话“山”与“沙”同音)。主要姓氏为吴、邓、陈姓。吴姓于清乾隆二十二年从斑鸠坡村迁移至此,邓姓清朝从北山村迁入,陈姓明朝从坑尾村迁移至此。
上北山村:先祖原居下北山村,后迁居其上而得名,曾用名塘北上村。主要姓氏有陈、游、蔡姓。陈姓从下北山村迁来,游姓清末民初从洪富村迁入,蔡姓民国末期从仙来村迁入。
下北山村:始建于清初,陈姓先祖从东仓村迁居此地建村。因村北有北山而得名,后分为上下村。主要姓氏有陈、蔡姓。陈姓从东仓村迁移至此,蔡姓清雍正年间从平原村迁移至此。
【墨城村委会】
墨城村始建于宋末元初,先为黄姓世居,后柯大成从青桐村迁入,黄姓搬离。又称“麻蛇村”“麻城村”,古越语意为“水浸村”,因村址在洋田平原南渡河畔,常被海潮浸没。村里有梁、林、柯、谢、袁、刘、杨、周、湛等姓氏,第一大姓为梁,第二大姓为林,第三大姓为柯。袁氏始祖袁拔魁清初从西山村迁来。
【那楠村委会】
那楠村居住史可追溯到南宋。清嘉庆年间,彭高龙在窑头山制陶聘苏姓窑工,因先辈行商从水路出,取名“那浦”,后因派出所登记误写为“那楠”并沿用。现有彭、蔡、刘、苏4姓。
彭姓:始祖彭五宣,是迁入最早姓氏之一,南宋率先入住该村(依据碑文记载)。
蔡姓:开基祖蔡昆山,约1572年从雷城水店村迁徙而来。
刘姓:明末清初,蔡氏三房蔡君相后裔十三世孙娶刘家孕妇(改嫁那楠村),产子为刘宅村刘家后裔,后在那楠村繁衍。
苏姓:始祖不详,清嘉庆年间彭高龙制陶聘自北坡苏家村窑工,清末民初因匪患定居,已有200多年。
【平原村委会】
平原村:始建于宋朝,先后有唐、蔡、符等姓居住,现第一大姓为黄姓,宋政和年间从邦塘西村迁入;第二大姓颜姓,宋治平四年颜同翁从福建省莆田县卜居此地。
罗家村:始建于明朝,曾用名楼林村,1997年后在旧村址南边开辟新村场。陈姓世居,宋朝名相陈文龙后裔从唐家土地农场迁移至此开基。
南边园村:陈姓世居,清乾隆五十二年因匪贼入村抢劫从下田村迁移至此开村。因位于下田园村南边,叫南边园村,曾用名福宁村。
下田村:陈姓世居。宋朝名相陈文龙后裔明朝迁到罗家村,后兄弟分居形成下田村(当时含南边园村)、白沙镇罗家村、沈塘镇罗家村三个村。曾用名下田园村,后岭村、中村、下田村曾连在一起,因位置得名,此三村与南边园村、罗家村合称大要村。
中村:始建于明末,颜姓世居。颜念三、颜念四兄弟从福建省莆田县迁移至此建村,曾用名大要中村。
后岭村:李姓世居,始建于明末清初,李氏先祖从唐家军营村迁移至此开村,曾用名后湖村。
乾山村委会:乾山村始建于明朝,陈姓世居,明末从调爽村迁至现址。
【桥东村委会】
桥东村主要姓氏有陈、郑、许姓。第一大姓陈,明正统元年从福建莆田县迁至当地;第二大姓郑姓,明洪武八年从河南省郑州荥阳迁至当地;许姓明正德二年从福建莆田县迁至当地。
【桥西村委会】
桥西村始建于明宣德年间,原名麻含中村,后改为平沙西村,现名桥西村。明宣德年间,吏部候选员外郎郑开卜居于此,见地势开阔宜耕宜居,遂垦居创业,繁衍后裔。
平罗村:原名平乐村,始建于清朝,郑姓世居,始祖郑呈祥,清乾隆年间从福建莆田迁于现村西南侧,20世纪60年代始迁今址。
【石头村委会】
石头村委会坐落于白砂丘陵山梁,村后有石头仔圩坡。王、曾、蔡、陈4姓始祖先后迁居,为团结安居取名安宁村,后依地貌更名为石头村。
石头村:世居村民主要姓氏有王、曾、蔡、陈姓。王鸿猷1533年从白沙王渡头村迁居此地;曾姓1545年曾起蛟从白沙黎郭东坡村迁居,为石头村曾氏开基始祖;蔡姓 1576 年蔡始茂从纪家茶笼村迁来,为蔡氏始祖;陈姓 1789 年陈绍汉从杨家店前村迁来,为陈氏开基始祖。
北界洋村:有10个姓氏,总人口约 1200人,陈氏人口最多,吴氏次之,还有朱、何、林、唐、袁、苏、易、单姓。陈氏始祖陈俊荣清咸丰年间从白沙洪富尾村迁来,其他姓清末民初因土匪抢劫从外乡迁来。
【水美村委会】
水美村:原村名调顺村,李氏世居。李贡元任琼州府注册簿官,从琼州迁入雷州城三元塔附近。其长子三亿宋末元初卜居调顺村,为创业始祖。原村址在荔枝山坡,因靠风调雨顺安居而得名。明朝中期,随南渡河潮水退却,搬迁至现址,因三面环水故将调顺村改为水美村。另有洪姓和许姓,始祖皆不详。
冯村:唐朝中期冯智彧后裔冯朝珍从附城榜山村迁入。
谢家村:清朝谢那从唐家田西村迁入,已有 300 多年。
【调爽村委会】
调爽村:调爽古越语为高地,村址位于白沙洋平原北坡。始建于明朝,陈德隆明崇祯年间从新宅园村迁来,原住村民郑、吴两姓陆续迁走,后钟氏迁入。
调爽东村:陈姓世居。明朝初期,宋咸淳四年状元陈文龙后裔陈景隆从乾塘村迁来建村,繁衍至今约600多年。
东坡村:庄姓世居,因坐落于山坡之东得名。始建于清顺治五年,庄姓从麻廉村迁移至此建村。
西坡村:徐姓世居,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从达富村迁移至此,曾名达富徐宅村、达富下坡村,1958年后命名为“西坡村”。
【下井村委会】
赤坡村:因村西有赤坡岭而得名,始建于明正统二年,郑姓世居。福建莆田县人郑露岁进士出仕为雷阳教授,年老致仕卜地创建赤坡村。
井园村:世居陈、符两姓。明孝宗弘治年间陈国重自白院石榴园卜居此地开基创业;清朝中期符润洋、符凤洋兄弟从白沙和家村、和家砖村迁入定居。
平土村:始建于明朝,因地势较平取名“平土村”,曾用名“白土村”,吴姓世居。明朝吴兆麟从平步村迁移至此开基。
溪头村:因靠近南渡河而得名,林姓世居。明永乐年间,林萃夫七世孙林志勤从东林村迁移到此地。
下井村:始建于明朝正统二年,由陈毅甫从乙年村分出迁居此地形成。因村前有井,夏爽冬暖取名夏井,后因“夏”与“下”同音简写为“下井”。姓氏有3个,第一大姓氏章姓迁移情况不详;第二大姓氏陈姓;第三大姓氏黄姓,清康熙年间黄起龙后代黄嘉运、黄嘉升从东海十二埇村迁入。
乙年村:因始祖陈餅以打猎为生,见此地林深兽多,暂居狩猎一年得名一年村,后谐音为乙年村。始建于南朝,陈氏先祖从福建省莆田县迁移至广东省雷州石榴园村,后陈铁从石榴园村迁移至此定居,子孙繁衍成村。
【东岭村委会】
东岭村始建于元朝,已有600多年历史。来雷始祖莫与,生于元朝宪宗四年,祖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赐进士侍御史,后贬谪到雷州任“雷州府卫经历”。任期届满后,先居雷州府城内中和门冠英坊,后迁居苏楼巷,再迁至三元塔东边的岭上(调会)定居,后命名为东岭村。相传莫与因梦到飞鹅指引至一块石榴园,见该地风水好,遂举家迁居于此。
参考资料:《湛江村庄简史-雷州市卷》
生活随笔 2025-01-06 06:56:22 通过 网页 浏览(78) 打印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