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登陆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英利篇)

英利镇,建制于梁大同年间(535-546年),有1400多年历史。明洪武二年(1369年),设英利驿站,清初驿废为辅。清宣统二年(1910年),成为海康县第五区政府所在地。民国元年(1912年)后,英利设立镇级建制。1949年,属海康县第四区。1952年2月,与田头成立海康县第九区公所。1956年,改称英利区公所。1957年,设立英利乡级人民委员会。1958年,建立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称英利公社。1961年3月,设立英利区公所。1963年,成立英利公社。1966年,改称为东方红公社。1970年,恢复英利公社建制。1985年,成立英利区公所。1987年,改称为英利镇。

英利镇下辖三元、新村、那卜、马禄、曾家、青桐、武寮、昌竹、那停、英利、龙埚、六角、宾禄、丁满、三家、潭龙、红湖、排寮、迈炭、英益、英良、潭典、望楼、田星、三唱、田头、田丰等 27 个村委会。

【青桐村委会】

据史料记载,青桐村始建于隆庆初年。因战火兵灾、自然灾害等,原住民迁出,仅留名为“大井”的古井。清康熙元年(1661 年),彭姓从今湛江市湖光镇旧县村迁入。清康熙十年,吴姓从杨家北坡仔村迁入。其他姓氏在民国时期为避贼乱迁入。如今村内以吴、彭、李姓为主,吴姓人口最多。

【宾䘵村委会】

宾禄村,明弘治年间,邱庆宾、邱庆乐堂兄弟率族亲建村,后人为纪念二人,定村名为宾乐村,村旁现存三块明朝“宾乐村生”石碑可证。清初村民报垦,因“乐”“禄”同音,官员误写为宾禄,沿用至今。清朝嘉庆年间,冯姓迁居村东,陈姓迁居村西,村中留存“邱冯分界”与“邱陈分界”古石柱。此后,林、郑、黄、罗、许、邓、曹等姓陆续迁入。

20 世纪 70 年代初,以冯姓为主的部分村民在村西北建排坎仔村;70 年代末,以邱姓为主的部分村民在村西北建曲湾园村。

上岭村,清嘉庆年间,吴氏从北和平兰村迁来成村,因村址高于周边坑田,称上岭村。

大井村,清雍正年间前,以林姓居住为主。雍正十二年(1734 年),陈仕基来此打长工,后购村西坡地建村。20 世纪 20 年代中后期,因遭徐闻山贼劫掠,大井及附近村庄人走村空。30 年代初,山贼被剿灭,大井村及毗邻湖仔、李宅等村幸存者回村重建,仍称大井村,湖仔、李宅不复存在。

【昌竹村委会】

昌竹村,清初始建,陈氏先民从遂溪寇竹村迁来,见此地水源足、土地肥,希望在此繁荣昌盛,取名昌竹,即繁荣昌盛寇竹村之意。后彭、廖、符、张、孙、冯、苏、王等姓陆续入住,陈姓约占村中人口一半。

昌竹园村,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邓氏因田地匮乏,从松竹北边村分支迁来。初居现址西南,后购昌竹村园地定居,因是昌竹村园地,得名昌竹园村。随后,黄、唐、蔡、李、邓、陈、岑、王、林等姓迁入。

六斗村,又名斗六村。原村址在现址南约 3 千米处,新中国成立初期迁至现址。清朝中叶,聚居村民嫌地主水田贫瘠,要求一亩田收六斗租谷,立碑为证。后迁村民传碑时读法不同,有了“斗六”与“六斗”两种叫法。有黄、钟、麦、周、邓、潘 6 姓,黄、钟、麦人口较多。1959 年,英利公社农场建于村南,英利公社领导动员六斗村迁至西边昌竹村杂居,1980 年,六斗村搬回现址。

信宜村,1974 年前,现址是荒坡野岭。1974 年春节后,原信宜市白石镇大寨村陈仁化等四户约 50 人来此垦荒,因傍昌竹园村耕地与水田,挂靠昌竹园村(时为昌竹大队)定居,因从信宜迁来,被称为信宜村。后部分村民返回信宜,20 世纪 80 年代初,村民始稳定。陈姓近半,还有邱、黄、曾等姓杂居。

【龙埚村委会】

龙埚新村,曾用名新兴村,黄姓世居,370 多年前,黄明从徐闻中炎塘那赏村迁居于此。

那南村,清光绪年间始建,陈氏从海南岛迁来,稍后骆姓从南包园村迁来,其他姓氏从附近村庄迁来。初名那里仔村,后因靠英利圩南部,1961 年改称那南村。世居村民主要有陈、彭、黄姓,还有吴、邓、骆、袁、关、余、郁等姓。

龙西村,以周、苏姓为主,始祖周起龙任廉州教授,从英里社猫弄村迁此开基。

龙东村,骆、周、苏 3 姓人口较多,以骆姓为主。

【排寮村委会】

流沙寮村,清乾隆初年,覃斗流沙村尹氏村民为改打鱼生活,渡流沙湾北上,在现址开荒建芒草寮定居,因从流沙村迁来,称流沙寮村。

吴宅村,清嘉庆四年(1799 年),吴氏从乌石平步村迁到现排察村西北隅建村,初名梦寮村,后因吴姓村民占九成以上,改称吴宅村。

翟宅村,英益村翟姓村民迁至现排寮村东南隅建村,始称翟处村,后改称翟宅村。

潘宅村,以潘姓为主,1834 年从红湖后察仔村搬来。

山兰村,1857 年,以陈姓为主的乌石三教村村民,先迁至流沙湾畔与英典村比邻,称山兰村,1900 年因不堪徐闻山贼骚扰,迁至吴宅村东南侧建村,沿用原名。

海田村,原海田坑翟姓村民,因不堪山贼骚扰,民国初年迁至翟宅村与山当村间空地居住,因从海田坑迁来,取名海田村。

三方寮村,清同治初年,陈姓人家从南兴老园村迁至潘宅村北边干湖边建村,因村前后干湖夏秋积水时多“三梦婆”小鱼,称三梦寮村,后写成三方寮村。

英楼村,清康熙中叶,苏英豪南下经商至此,见此地前临海湾、后靠坡地,定居下来。因雷州话“豪”“楼”谐音或村民盼建楼房,得名英楼村。

新造村,清嘉庆中叶,符氏从海南文昌竹子园村迁来建村,因西北有英楼村、正东有排寮村,认为是新造之村,称新造村。

田寮村,1829 年前后,李氏为寻水田从北和古路村迁来,在水田边建芒草寮居住,称田寮村。

排寮村一带曾芒草丛生,迁来村民先建芒草寮居住,村庄增多后,因芒草寮并排林立,称排寮村。

英楼、新造、田寮 3 个自然村在民国初期,因人口少、位置偏,常遭徐闻山贼劫掠,虽有碉楼仍难抵御,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迁至排寮村,与山兰、海田、吴宅、翟宅、潘宅连住,称排寮大村。加上仅一湖之隔的三方寮村,10 个自然村连片居住,各自然村碉楼呼应,度过匪患岁月。

【三元村委会】

刺仔村,始建于明弘治三十七年,据《李氏祖公族谱》,李氏由雷州邦塘村迁入。村北有水沟水田,东、西、南有竹子山,因刺山多得名。

新村仔村,邓姓世居,传说先祖邓铭进清乾隆年间(约 1720 年)从茂名“丁冬山”(待考)迁来。原村靠英利圩,名“英利寮”,后因祠堂现异姓乞丐死尸,遭袭扰后西迁 400 米建新村落,得现名。

六仔村,解放前 60 年,因兵匪混乱,东、西、南六条古村合并为一村,称六仔村,曾用名积谷村。主要有李、罗、陈姓,现村 2003 年原地重建。

万家村,1958 年由英利人民公社三元大队南山村演变而来。

潭胜村,约 300 年前从东海岛迁入。

福田村,约建于 200 年前,因村前有排水道及百亩园地可种田,取名福田村。

金宅寮村,始建于清雍正元年,据《金氏云祖公族谱》,金姓从海康西洋村移居此地。此地宋至清光绪年间设堂墩(烽火台),村民至今以旧堂、新堂称该地。

唐宅寮村,革命老区村,古名东英村,清末改现名。开基始祖唐五公为生计,从遂溪城月吴村迁来烧炭落户。清末民初,土匪肆虐,村庄 70 多人走散。日本投降后,仅五六户十几人陆续回村,村庄荒芜。1973 年,为防水浸,在村长唐壮庭(共产党员)带领下,于距旧村不到 500 米处建新村,当年建 4 栋瓦房,村民陆续入住,1988 年完成整体搬迁。

后昌村,位于东、西引水渠间,土地湿润,荔枝树多,古有“荔枝之村”称。始建于解放前两年,原名新兴村,传说村址地质凶旺,西边村庄邀邻村居民聚居“压凶”,后演变为后昌村。

田寮村,据《黄氏崇祀》,黄氏清道光初年从雷州东园村迁来,原村名华堂园村,清雍正年间因长期种田,常宿田寮,改名田寮村。

三武村,始建于清康熙十九年,据族谱,始祖李鸿钦经商自海康邦塘村迁来。清道光年间连中三名武秀才,得名三武村。

深办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陈氏由龙门竹桥铺子村迁入建村。

【田头村委会】

田头圩,文献记载,明朝前已有村民居住于田头村,紧邻西北郊曾有富庶的三家仔村(今无)。圩集形成于明末清初,田头圩三面靠田,地势低,远望如锅,北面有“锅盖岭”。古称“那卢圩”,古越语“那卢”意即田头。

明朝前,田头圩一带集圩地在西南 4 千米北街坪(现属徐闻县近陈镇)。因北街圩地形不适集圩,三家仔村地主与乡绅商议,将圩集迁至田头村,并承诺建坪三个月内,按市场价收购散圩后卖不完的货物。经“优惠运作”,顺治二年(1645 年),田头圩初具规模。

成圩初期,除少数“土著”与三家仔村居民,还有清初从广西钦州迁入的钟氏、从茂名化州经商而来的庞氏。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常住人口达 2000 人,姓氏 70 个,堪称雷州半岛姓氏大全村庄。

下陈村和上陈村,清康熙年间,田头圩北 2 千米处建灵杰村,后村民不知何故迁走。曾姓从福建莆田迁来,薛、伍、卓、黄、张、陈等姓陆续聚居。民国末期,村民嫌“灵”字与“陵”同音不吉,因村东北角有陈家村,遂改村名为下陈村,陈家村称上陈村。

麦宅村,清乾隆元年(1736 年),客路陈汤麦村麦氏,迁至距田头圩 1 千米处建麦宅村。清末,符、陈、陆、邓、林等姓迁入,但麦姓最早且人口过半,仍称麦宅村。

芝兰村,清末,陈姓从唐家下陈村迁至田头圩东南 2 千米处建村。20 世纪 20 年代后期遭徐闻山贼劫掠,村民迁回唐家原村。30 年代中期,山贼平定后,村民又返回芝兰村。1945 年底,李姓从徐闻大黄乡石岭村迁入,苏、彭架、唐、潘等姓随后迁入。

里政仔村,20 世纪 30 年代初是庄稼地边“田寮”,英利镇那里村两户李姓人家建“寮”暂住。因雷州方言“李”“里”同音,“政”与“村落”“区域”有关,被称为“里政仔”。两户李姓迁走后,此地空置。30 年代后期,广西合浦籍国民党营长李耀武在田头圩西北 4 千米大桥村垦荒种蔗开糖寮,徐闻县大连镇谭熬村邓氏村民来此种地,多数人一年后迁回,仅二三户留下。后不同地方佃户定居,民国末期成村。新中国成立后,属田头大队生产队。改革开放初期,因位置偏、交通闭塞,部分村民迁回原村,20 世纪 80 年代初常住人口最少时仅八九十人。2000 年,徐闻县修通下桥至迈陈水泥乡道,村前交通改善,因有连片耕地,部分已迁走村民回村建房居住。

【田星村委会】

马留村,始建于汉代前期,原叫迈流村。伏波将军马援南征至此安营扎寨,后称马留村。早期以李、方两姓为主,后林、吴、程、蔡、刘等姓陆续迁入。民国时期,廉江安铺籍赵、李、吕、陈等姓民工随李耀武到此务工定居。

那榄村,清初康熙年间,邓氏从松竹北边村迁来。因村周为坡田,古越语“田”为“那”,称“那揽村”,雷州方言“揽”“榄”谐音,后称那榄村。冯、谢、李、许、黄等姓随后迁入。

大桥下村,清雍正年间,陈士俊从白沙大要村迁来开基,后黄、林、郑、吕、何、吴、潘、卓、李等姓迁入。原称大桥村,20 世纪 30 年代初,李耀武在村西建“大桥上村”,原村称大桥下村。

【新村村委会】

新村,1608 年始建,由多姓南迁聚居形成。原村址在鹰峰岭东南山脚,名“尖山村”,因人口增多、地形崎岖,迁至离原村 500 米平坦处,更名“新村村”。主要有徐、陈、柯、林、王、洪、吴、李等姓。据《徐氏族谱》,清康熙七年(1668 年)徐尚文带五子从遂溪家寮村迁居,现有 600 多人。陈氏始祖陈奇耐清雍正年间从遂溪双村迁入,近 300 年。柯、林、王、吴、李等姓随后迁入。

吴家仔村,17 世纪末始建。始祖原居附城大浦村,因洪水流浪,被青桐村吴姓收养,建村后取名“吴家仔村”。地势高,是防洪宝地,附城大埠村被淹后,杨姓村民迁入,现杨姓为最大姓。

林家村,明清时期始建,因林姓最先入住得名。后有福建莆田人和土河村人迁入,有陈、彦、杨、林、黄等十几个姓,前三大姓为陈、彦、杨。

新市村,200 年前始建。当时土匪猖獗,百姓聚居于鹰峰岭脚下成村,名新市村,也叫鹰峰圩,曾用名新市圩。有何、陈、李、王、黄等十几个姓,前三大姓为何、陈、李,祖先多从福建迁来。

【英利村委会】

英利村建于隋代,后凭海康、徐闻交汇处要地聚村成坪。最初圩场在最南油河村,因圩集土制油河作坊多得名。

油河村最早居民为黄姓,来源无考,后郑姓从罗定龙湾迁来,张、蔡、龚、李等姓陆续迁入。

西城,因处圩区西边得名。下市,因处圩区下部得名。

牛行、东门蔡氏,宋末元初从海南贩牛至英利销售,“牛行坎子”与牛行庙间空地成海康、徐闻耕牛交易市场,牛行村民小组因此得名。牛行东边的东门,因处圩区东边、扼东入口,称东门。

英利圩集村成圩初,圩中心在东南部,东北部空旷处为原竹、竹器交易地,称竹行。竹行后面宽阔坡地,俚语“堂”有宽敞意,称后堂坡,后成居民区,有了后堂村小组。

民国时期,圩上商贾在竹行东边建糖寮,吸引居民,有了糖房村小组。

木厂是最年轻名字,新中国成立后,海康县二轻局在竹行村小组建农械厂,其下辖木具制作厂所在地分出“木厂”村小组。

相对圩区位置较高区域称上市村小组,圩区最后面村小组称后村。

下市村小组北面大园,因有块空地及土地公,称土地公园,该区域称大园村小组,其上面片区称上园村小组。

圩区东郊东塘村,陈姓清初从茂名化州迁来,因村前东塘水库得名。

后寮村,清同治年间建,原名锦章村,寓意前程似锦、弟子好读书。蔡姓原居圩上东门,因地面窄,部分北迁建村。20世纪20年代初期,后寮村因耕牛生意多,被徐闻山贼盯上,不到一年便遭劫掠破败,有七八年无人居住。其东南方4千米处的昌竹园村,因有坚固碉楼得以保全。后寮村无人居住时,昌竹园地主利用其土地种甘蔗、开糖寮。因后寮村在昌竹园村后,昌竹园村人常称去后面糖寮,久之锦章村便成了后寮村。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剿抚徐闻山贼后,后寮村散居各地的村民陆续返回,但人口较之前少很多。

英利村委会在清朝至新中国成立前,以位于牛行、东门的“横街”为界,南面属徐闻县青桥乡十八都,称英霞圩;北面属海康县英利乡十一都,称英利圩。流传的歌谣“英利这市大,排属徐闻排海康,横街割下徐闻地,兼之一个并东塘”,形象地道出了一村两县的奇特现象。

【英益村委会】

明末清初,陈姓人家在此居住,清末因徐闻山贼侵扰不知去向。之后覃斗西岸村梁姓村民迁来,因村处洋田地带,大雨时水蛇入屋,又迁回西岸村。接着翟姓人家从湛江市麻章区志满村迁来定居,何姓人家从雷州市白沙镇草白村、李姓人家从外地迁入。20世纪20年代中期,英益村与东南面一路之隔的南排村,遭徐闻山贼侵扰,村民四处躲藏,人去村空。

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平定徐闻山贼后,四处教书的翟日荣先生贴榜招募村民回乡。除原英益与南排村村民外,冯、谢、陈、黄等姓村民也相继从各地迁来定居。1948年,廉江市安铺镇原国民党底层军官温广操,带兄弟及族亲来英益村居住,解放后,这些廉江籍人家建制为英益村第三生产队,与英益村另两个生产队一起隶属望楼大队。

英益村自建村至民国中期,称英颉村。20世纪30年代,翟日荣先生将村名改为英乙村。解放初,英乙村儿童团接受任务时,农会干部认为“益”字更好,众人同意,儿童团打“英益村”标语回村,村名沿用至今。

在英益洋中北部,有一60亩左右大土墩,远望如满月,住在此土墩上的自然村叫月墩村。新中国成立前,广西博白县黄德利来此以阉鸡、卖熟烟为生,见此地适宜“走市”做生意,便携家眷建村定居。不久,广西博白县刘姓人家在村南200米处做发饼,一年后因地势低、人口少,搬上月墩与黄姓同住。1960年,广西博白黎姓人家来此务工,因有老乡在月墩村,也迁来定居。接着叶姓、钟姓人家从广西陆川迁来,60年代末,廖、张、陈等姓陆续迁来,至此,近200人的月墩村建制为望楼大队第四生产队。月墩村大部分村民为壮族客家民系,村民间讲客家话,与外村雷州人交流用雷州话,已基本汉化。

【潭龙村委会】

潭龙村,因村前池塘地形似龙盘曲,取名潭龙村,曾用名“潭龙田村”。据《海康县续志》,清乾隆时期,符姓从覃斗讨泗村迁至此地,主要姓氏为符姓。

潭龙后村,分潭龙南村和潭龙北村,因位于潭龙村后得名,曾用名“新兴村”。主要姓氏有符、陈、李、吴、骆,符姓人口最多,400年前从湛江东海符氏北村村迁来,此后又有符氏从覃斗讨泗村迁入。第二大姓陈姓,约150年前从龙门北村迁来,其他姓氏迁移情况不详。

木棉头村,明洪武年间,朝廷招募垦荒,大批移民来雷,该村先祖1368年从福建迁移至此。因村中多木棉树,取名“木棉头村”,曾用名“兴宁村”。主要姓氏有黄、邱、吴、胡、余、曹,第一大姓黄姓,明朝中期从松竹东园迁来;第二大姓邱姓,明末从覃斗提统迁入;第三大姓吴姓,民国时期从丁满迁入。胡氏从英利后昌村迁来,余氏从英利红湖南鹏村来,曹氏从东里迁来。

吴家园村,始建于明正统年间,因土地广阔肥沃,吸引民众聚居。因土地为吴姓园地,得名“吴家园村”。主要姓氏为黄、王、周,第一大姓黄姓,明正统年间从木棉头村迁来;第二大姓王姓,第三大姓周姓,迁移状况无法考证。

三家寮村,从英利三家村分出,到此耕种并建茅草寮看守农作物,后定居,取名“三家寮村”。

田西寮村,始建于清朝后期,清末社会动荡,该村先祖从海康邦塘迁至此地,至今已历九世,约180年。

鸭尾寮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因附近有富裕鸭尾村,为学习其名“鸭尾寮村”,主要姓氏为黄姓。

曲埚村,始建于清末,龙门九斗村黄姓一户人家始居,后李、龚、吴3姓迁入。因入村路弯曲得名。

【武寮村委会】

武寮村,始建于清雍正八年,由吴川县塘圾镇北且村迁移形成。据《郑氏廷汉公族谱》,雍正八年(1730)郑廷汉带5个孩子迁此定居,自命村名莲塘,后代子孙开武馆,后改武寮村。

大平村,1982年由武寮村郑国銮、郑向权、郑昌鲍、郑康权等人带领138人迁居此地,主要姓氏为郑姓。

光塘村,1982年由武寮村郑铁光、郑炳生带领村民从武寮村迁居此地,主要姓氏是郑姓。

【三唱村委会】

上唱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年,邓氏从雷州市松竹镇北边村搬迁而来,以邓氏人口居多,还有扬、周、黄、陈、何、廖等姓。

中唱村,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3),李姓由调风月屈村迁居,原名“曾处未新兴村”,后更名“牛畅村”。据老人讲,1949年末解放军驻此,“牛畅村”为解放军首长命名,后不知何故变更为“中唱村”。大多数村民姓李,廖姓仅有几户。

西湾村,以地形取名,始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从徐闻县提创村搬迁而来,有周、陈、姚3大姓,其他姓氏10多户。

尖山村,始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潘、陈、黄、张、廖等姓世居。

唱坡村,两位邓氏始祖迁来,邓际和从北边村直接迁来,邓瑛世1770年从英利六角新兴村迁居下村(唱坡村原村址)。邓姓人口居多,约占总人口85%,还有梁、韦、陈、冯等姓。

【曾家村委会】

曾家村,因村前大榕树旁有“白银井塘”,原名“白银并村”。传说曾姓人家入居,改名为“曾家村”,又名“曾家尾村”。相传明隆庆年间形成村落,原居民迁出时间不详,之后王姓从廉江下坡,李姓从唐家土乐入居,随后黄姓等迁入。

苏吉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因土匪骚扰发展缓慢。此地原是原始山林,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先民陆续从各地迁来安居。原村名“萧窟”,第二代人认为不吉利,改为“苏吉”,寓意“万物复苏吉祥如意”。主要姓氏有吴、钟、高、柯、易、庄、邓、李、王等,第一大姓吴姓,1908年从龙门那宛村迁来;第二大姓钟姓,1905年从曾家后坑村迁来。

王宅村,古称“油河仔村”,因方圆茶油树多,建众多人工打油工棚,热闹如油河得名。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王氏因青桐洋畔宜居,从雷州市白沙镇官茂村分迁而来,已历十代。第一大姓为王姓,第二大姓为吴姓,从英利九江迁来。

戴宅村,据《戴氏族谱》,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戴大献从纪家包金村迁居此地,因戴氏世居得名。

唐宅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先祖从雷城楼下巷(苏楼巷)迁移至此,唐氏世居,得唐宅村名,至今约400年。

冯宅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从南兴夏初村迁移至此,因冯姓最先入住,取名“冯宅村”,主要姓氏为冯、唐两姓。

【丁满村委会】

丁满村,原村名“登万村”,因早期人丁单薄、生活艰辛,祖先为求兴旺,改名丁满村。村地形似扬帆巨船,始建于明末,距今400多年。早期周边杂树丛生,有虎狼出没,解放后拓荒者和打猎者出现,走兽逐渐绝迹。世居村民主要有周、吴、徐三大姓,周氏最早迁入,之后吴、徐等姓先后迁入。据《丁满周氏祖宗族谱》,周氏从茅山或松竹东井迁入。据《丁满吴氏祖宗族谱》,明末清初,吴思伟、吴启原等9人从北和潭葛村移居此地。据《丁满徐氏祖宗族谱》,徐志刚于1661年迁入。

【红湖村委会】

佛堂村,始建于明末,由移民聚居成村,曾用名永和村,寓意和平。后因佛教徒在村前建庵堂,改名为佛堂村。主要姓氏有符、林、陈、黄、余、王、张、朱、吴、谢等,第一大姓符氏明末从海南迁入,接着谢、陈两姓迁入,林姓清初从南兴东林村迁来。

保地湖村,始建于清朝早期,梁姓从吴川兰石迁来成村,1939年陈姓从调风迁来,刘、黄两姓民国初期从附近村庄来,新中国成立后袁姓人家迁入。梁氏先民迁来时,村庄三面干湖,雨季坑田积水,适宜放牧养殖,称“空地湖村”,解放后改称“保地湖村”。

后埚村,始建时间无考,王姓从雷城东门迁来,为村中第一大姓。随后吴、李、陈3姓从不同地方陆续迁来,4姓杂居。因村址在佛堂村后,古越语“埚”意为村,故称后埚村。

后寮村,1955年前,因旧址在排寮村后,故称后寮村。今址原为耕地,村民因生产便利,1955年搬迁至此。世居村民有王、梁、林姓,王姓占全村人口三分之二。

禁山东村,始建于清朝中叶,肖姓先从福建莆田迁来,从墓碑考证余姓于清光绪年间迁入,接着王、蔡、龚等姓迁入。建村初期,村庄四周原始森林环绕,称禁山村,后西边有禁山西村,此地成禁山东村。

禁山西村,始建于清朝中叶,原住村民去向不明,1913年张姓从今雷州市附城镇卜礼村迁来,1970年陈姓从南兴高楼水村迁入。因东边有禁山村,取名禁山西村。

土贡村,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清乾隆十五年(1750)更名头港圩,因圩西人们赶集需涉水搭竹筏上岸,称头港,雷州方言“头港”与“土贵”谐音,后成土贡圩。村中有陈、吕、潘、史、梁、符、廖、黄、欧、余10多个姓,陈姓人口最多,其次是吕姓。

【六角村委会】

黄宅村,始建于1711年,因村前塘边种金竹,取名彬竹塘村,后更名“黄宅村”。主要姓氏有黄、符、冼、杨、苏、胡,第一大姓黄姓,1710年从沈塘温宅迁来。

冯宅村,始建于清朝,始祖先居六角井余宅村,为谋发展迁来。因冯姓最早居住,取名冯宅村,也曾称六角井仁安村。主要姓氏有冯、温、陈、黄、蔡、张、苏、游、林、邱、曹,第一大姓为冯姓。

深田村,主要姓氏有洪、李、吴、梁,第一大姓洪姓,清末从桃园村迁居;第二大姓李姓,19世纪60年代迁来;第三大姓吴姓,19世纪70年代迁来。

田尾村,明末清初从福建莆田迁来,因莆田有田尾村,故命名。主要姓氏是陈姓。

彬竹塘村(温宅村、陈宅村和车宅村),始建于清乾隆末年,因廉江兵荒马乱,温、陈、车等姓从廉江、茂名等地迁来。因村前池塘边种竹,取名“彬竹塘村”。多姓杂居,温姓雍正年间从潮州澄城迁来,为温宅村主姓;陈姓由廉江迁来,为陈宅村主姓;车姓由茂名迁来,为车宅村主姓。

六角井村(余宅村、吴宅村和邱宅村),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从东海岛迁居,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来。因开村古井为六边形,故名“六角井村”。姓氏较多,余姓清朝从东海岛迁来,为余宅村主姓;邱姓清末从海康田头圩迁来,为邱宅村主姓;吴姓乾隆十五年从雷州山美村迁来,为吴宅村主姓。

【马䘵村委会】

保禄仔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由福建莆田南迁移民聚居形成。据老人口传,古村前有古井,井水甘甜,取名“井仔村”。“保禄”为古越语“井”之意,清末民初逐渐改名为保禄仔村。世居主要姓氏为陈、唐、周等,明末周姓始居,宋姓从雷高题桥村迁来,陈姓乾隆年间搬来。

马特园村,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由吴、黄、陈、曾姓(曾姓民国迁出)相继迁入聚居形成。据《吴氏族谱》,清康熙年间吴氏从东洋(北家村)迁入。据《吴氏依愈公长房天乘公支谱》,曾用村名“马蹄园”,属古越语地名,意为“龙眼树园”,后演变为“马特园”村。

石塘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南迁移民聚居形成。因村后有双髻岭(俗称“石岭”),村前有大塘,取名“石塘村”。世居村民主要有郑、柯等姓,据《郑氏族谱》,清乾隆十年郑一耀从徐闻曲界调晓内村移居此地。

【迈炭村委会】

迈炭村,始建于明朝中后期,周姓最早从遂城南迁定居。当时村周多原始山林,干湖与海湾间泥土偏灰,似“炭黑”,且有“黑胡须”公祖传说,村名与“炭”相关。古越语“迈”意为广宽、辽阔,“迈炭”村名由此而来。1605年,陈姓从福建莆田辗转迁入,1609年,程姓从湛江郊区程村迁入。民国初期,迈炭村东南海田村遭徐闻山贼骚扰,翟姓部分迁入迈炭村。

英典村,历史悠久,石器时代已有村落(有海康县文物保护单位“英典北遗址”为证)。宋朝晚期,南迁移民聚居。因抗贼英勇得“英典”之名。主要姓氏为李、黄、徐,据《李氏族谱》,始祖李玉丰(字梦基)为岁进士,清朝早期从吴川三百里迁此定居,二世李京柱为廓生,三世李先枝为岁进士。

湖仔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周氏先民从麻章区太平镇王村迁来,初居现址前约半千米“竹仔村”(今无),几十年后迁至东北下村园,紧挨着迈炭村西边,也称迈炭西村,光绪十三年,西迁几百米到现址。因村三面有干湖,故名“湖仔村”。

北水村,也称“北水线”村,明末清初,冯朝龙从南兴夏初村迁来,在海边埠头设店经营。因村(店)址在海岸线北边,得名“北水村”。清朝中期,黄姓从遂溪平村迁来,后刘、麦、吴、陈、尹等姓氏人家相继迁入。

【那卜村委会】

那卜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邝氏始祖邝应文从海南博养迁至此地定居,从而形成村落。“那卜”为古越语,意为“卜田”,因村前北边有一大片洋田,古时称“那卜洋”,故而得名。该村位于青桐洋干玛珥湖东南侧,地势南高北低,属丘陵地带,世居村民以邝姓居多。据上一辈老人讲述,该村原本分为两个村,即东边巷村和那卜村,仅以一巷相隔,东边巷村多为杂姓村民居住,有王、陈、黎、吴等姓,西边的那卜村为邝姓居住,至民国初期,两村合二为一,统称为那卜村。

【那停村委会】

那停村,原村名“那亭”,曾用名“陆藤”。“那”在壮语中一般指田地,“亭”指红色,寓意“红色的土地”。因谐音缘故,后人误写为“那停村”。其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村民祖先从现遂溪县城月镇郁宅村分支至此开基,距今约400年。主要姓氏有郁、洪、黄、陈等,其中郁姓人口居多,占村总人口67%,洪姓次之。

那停塘村,因村旁有亭子且村内有池塘,故而取名“那停塘村”,曾用名那停仔。始建于清初,姚氏先人从英利后堂村迁入。村中三大姓氏分别为姚、林、李。

迈炉村,始建于明朝,由今雷州东里镇淡水村迁入。

墩化楼村,该村祖先以烽火台为标志,烽火台在地方方言中叫“楼墩”,因此取名墩化楼,曾用名“醇化村”。始建于元末,祖先陈贵春、陈贵福是屯兵的后裔,因该地靠近官道驿站,自然条件优越,所以选择在此安居形成村庄。

王宅仔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王姓从今雷州白沙镇官茂村迁入此地开基。主要姓氏有王、黄、陈、魏、刘,第一大姓为王姓,第二大姓为1931年从客路迁入的黄姓,第三大姓为陈姓。

竹园村,因村里普遍种竹林,故而取名“竹园村”,曾用名“五里东坡村”。村庄位于古驿道旁,周围有古牌坊、烽火台。主要姓氏有彭、方、柯、李、黄,第一大姓彭姓从青桐村迁入;第二大姓方姓1966年从徐闻迈陈迁入;第三大姓柯姓1935年从徐闻下桥迁入。竹园村古村原有十几户人家,人口不足100人,村中遍是茶园。1954年发生火灾,村庄被烧光,1955年搬迁至现址。

北湖村,因村北有一口池塘而得名。始建于清朝,民国初期重建。主要姓氏有冼、李、袁、曹,第一大姓冼姓清朝从东海岛迁入;第二大姓李姓清朝从海康邦塘村迁入;第三大姓袁姓清朝从海康龙门迁入。

【三家村委会】

三家村,据说最先入住的为何、周、唐三姓,因此得名。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现居住者绝大部分为蔡氏,林氏仅有几户(相传20世纪20年代因逃匪迁来)。相传蔡氏始祖蔡志达明末从福建莆田迁移至此地,繁衍至今。

里家村,坐落于坑后岭前,坑的南北两边为平原,土地辽阔平坦,村前有溪流自东向西流入西海。里家村属广东省雷州市水库移民村。该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世居村民主要姓郑,1520年从遂溪县黄略白石村迁移至此地。

【潭典村委会】

潭典村始建于1372年,世居村民主要姓氏为王、李、卓、陈等。据《王氏族谱》及王氏祖坟碑文记载,王氏于1372年从今廉江市乾寮村迁入潭典村南边居住;李氏于1711年从今湛江龙好村迁入村北隅居住;卓氏于1865年从今雷州市少镜村迁入潭典村北边居住;陈氏于1874年从杨家金苗村迁入潭典村北边居住。村中还有张、丁两姓人家。多姓相邻而居继而合为一村后,因村址前为海湾,村后园田靠近英利河入海口,“潭”与水有关,村民希望子孙后代能名入经典,故而取名潭典村。

【望楼村委会】

望楼村,因村落靠近沿海,原名为“望流村”,后更名为望楼村。始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约370年。多姓聚居,主要姓氏有孙、林、麦、曾,其次有何、刘、袁、庞、陈、吴、王、梁、周、邓、廖、李等姓。林氏分为四支,其中两支先后从今海南省屯昌县迁来,另一支从西楼村迁来,还有一支从后村迁来。孙氏从南铺仔村(今潭典南铺仔村)迁来,现有人口680人。麦氏由客路吴西村迁来;曾氏由北和高蓬村迁来。

后书房村,1978年,村民开会决定将村庄整体搬迁至此地。村民自行烧砖烧瓦建造房屋,用三年左右创建了现在的新村场。

英湖村,原址在东堤村(现已不存在),解放初从东堤村搬迁到现址。因原有9个湖围绕,且南有英良村、北有英益村,故而称为“英湖村”。世居村民以王姓人口居多,约占全村人口的85%,其余姓氏有程、蔡、肖,蔡氏在20世纪60年代从今南兴镇东山村迁来。

【英良村委会】

英良村始建于元初,先祖见地貌似雄鹰展翅,物产丰富,良田遍布,故取名鹰梁,后世期望村中英才辈出,品德优良,改为英良。英良村始祖是与南宋爱国名将文天祥同榜进士程雷发的第四子程志仁(湛江程村三世祖),元初从今麻章区湖光镇程村迁入此地开基,繁衍生息,膝下8子,后分居迈炭、徐闻等处。据《程氏族谱》记载,英良程氏已历34世。梁姓靠沿海打鱼为生,上百年来都在海上生活。自清朝中后期起,逢台风季节,他们便在英良村海岸边搭建草棚躲风避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要求所有渔民上岸居住,梁姓渔民才得到政府和村庄划分的临海土地建房居住,现是英良村第二大姓。村民还有李、黄、吴、王等姓氏,有的前来投靠亲戚,有的从其他村迁居于此。

【田丰村委会】

那里村,“那”在古越语中意为“田”,“里”在古越语、壮语及古汉语里都有田的区分界域之意。因村前南面有一片长方形小洋田,一直是徐闻县与海康县(今雷州市)的分界处,故称“那里”。有资料记载那里村于北宋初年建村,李姓人家从唐家军营村迁居于此。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唐家夏泉村陈氏一分支也迁居那里村。此后,不同时期从不同地方陆续迁入蔡、黄、何、丁、柯、肖、王、曹、郭、刘等姓村民。李姓是第一大姓,占村中总人口近七成,其次分别是陈姓和蔡姓。

松树埚村,因该村树林、埚湖众多,故取名常树埚村。后因村中有5棵100多年树龄的古松,改名为松树埚村。据村里老人口述,乾隆年间,福建莆田林氏两兄弟迁居于此。解放前,由于该村是革命联络通讯点,常遭土匪抢杀掠夺、放火烧屋,甚至出现活人被糊的兽行。村民饱受其害,大部分往外逃难,族谱也失传。解放后,山贼渐平,1950年在该村12个男丁的召集下,村民回到松树埚重建村庄,恢复生产。世居村民第一大姓为林姓,其次为杨、苏姓。

坑东村,因东边有一条40多亩的坑仔干旱田,可种植晚造水稻,故取名为“坑仔头村”。清朝中期兄弟分家,分为东、西两村,坐落于东边的称坑东村。主要姓氏为黄、徐、叶、曾。

坑西村,由坑仔头村兄弟分家形成,因位于坑仔头村西边,故取名坑西村。主要姓氏为叶、黄、李、王等,第一大姓是叶姓,有130多人,清朝从福建莆田县迁来。黄姓是第二大姓,有90多人,清朝从福建迁移至广东雷州纪家恬神,清道光年间从恬神迁移至此地,李姓于民国时期从那里村迁来。

后埚村,因位于松树埚村后面,故取名后埚村。宋末南迁移民聚居于此,到清朝晚期形成规模不小的村落。主要有冯、袁、陈等姓。

保田村,因该村水田地理位置特殊,高田有泉水流下低处,蓄水较深,低田浅且是沙土,故而得名宝田村,民国后改为保田村。始建于汉代前朝,已有2000多年历史,从古遗址的瓦片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在这片红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主要姓氏是陈、梁、廖、王、林、苏等。

树林村,因该村四周树木环绕,故取名树林村。村民原先居住在那里村,20世纪30年代,因徐闻山贼骚扰加剧,有些村民携家眷逃躲到那里村西北边的原始山林,在树木环绕处建村。解放后,先后有南兴黎氏和东里后葛村黄姓迁入。李姓为第一大姓,约占村中人口一半,黎、黄姓人口大致均等。 

参考资料:《湛江村庄简史-雷州市卷》

生活随笔 2025-01-06 07:05:56 通过 网页 浏览(89) 打印

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