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登陆

停止 继续 暂停 收听本文

为什么过去的孩子天天挨打,却很少有心理问题?答案值得家长深思

本文来自:https://www.msn.cn/

时代不同了,教育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了。

在很早之前,家长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往往喜欢“动手”,并且那时候的普遍教育方式都是“动粗”。

而那时候的孩子似乎也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但放到现在,这种教育方式可就行不通了。

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都没心理问题,现在的孩子却动辄“玻璃心”

现在很多的家长,在看待自己的孩子时,常常会说:“你太幸福了,你不知道我小时候,你爷爷奶奶是怎么教育我的。”

确实,之前很大一部分家长,从小都是被“打大的”,那时候的父母在教育方面没有别的方法方式。

孩子做错事了,打!孩子考不好了,打!孩子起床晚了,打!孩子不吃饭了,打……

在那个年代,挨打就如吃家常便饭一般。

而孩子就算是整天生活在“挨打”的环境中,在当时那个年代,也没有听说哪家孩子因为被打而出现心理问题的

几乎个个孩子都是“不屈不挠”、很有毅力的,根本不会想不开,也不会玻璃心。

反观现在的孩子,却呈现一种很“奇怪”的情况。

比如上次给孩子开家长会的时候,学校的心理工作室就举出了一些学校里面真实存在的案例:

初三某学生,因为周末的作业没有完成,被老师罚站,结果从三楼直接跳下,所幸楼层不高,没有摔到关键位置,所以没有生命危险。

某初一女生,老师发现其手臂上“带饰品”,于是叫女生到办公室详谈,让女生将袖子往上提的时候,发现手臂上压根不是什么饰品,而是一道道的刀痕。据悉,是女生因为心理压抑而做出的自残行为

另外,在以前的新闻中,我们也不乏看到很多关于孩子玻璃心的新闻,比如:

  • 某学生因故叫家长,家长来到学校之后不由分说给了孩子一巴掌,结果孩子委屈得直接从教学楼跳下。
  • 某学生因为作业未完成受到批评,直接从自家阳台跳下;
  • 某学生上课玩手机,结果被老师没收,学生一时冲动直接从教室窗户一跃而下;

同时,我的身边也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

亲戚的小区,一名高三学生在寒假过后不想上学,早上5点与父亲发生争执,直接从自家楼上跳下;

老家邻居的孩子,因为与父母争执而离家出走;

隔壁小区,一学生据悉因为情感问题而崩溃,先是割腕自杀,后跳楼未遂。

这样的事情,可以说在生活中还是比较经常见到的。

这时候问题就来了,现在的家长多半已经认识到打骂教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所以,往往不会打骂孩子,但是孩子的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了,这种情况真的很令人想不明白,甚至是匪夷所思。

为什么以前的孩子天天挨打,却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原因令人心酸

首先,以前的媒体不发达,信息传播可不像现在这么方便,而且那时候,手机、网络的使用也不如现在广泛,就算是有相关的大事件,别的地方的人也不容易知道。

其次,以前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苦,相对于挨打这件事来说,孩子们会更在意“吃饱穿暖”,所以,“没工夫”出现心理问题。毕竟对他们来说,饿肚子、冷飕飕的才是大事儿,挨两下打根本不算什么。

最后,以前的孩子平时除了学习,还需要干农活、干家务,挨打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就是家常便饭的事都习惯了。所以,他们也不会太往心里去。

总的来说,以前的孩子生活环境和现在不一样,挨打对他们来说可能真不是什么大事儿。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挨打,却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原因引人深思

✔生活环境过于安逸,缺乏磨砺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温饱几乎是绝大部分家庭不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并且,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也给我们的生活带了便利,以及各种娱乐项目也是层出不穷。可以说,现在的孩子,一直生活在一种安逸、顺利的环境中。

而这样就会让孩子缺少磨砺的经历,抗挫能力也比较弱,在遇到波折的时候,就可能会无法承受。所以,也就导致了现在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家长过度关爱孩子,让孩子心理素质得不到锻炼

现在的家长都不希望孩子吃自己小时候吃过的苦,所以就会对孩子充满关爱,不让孩子干活儿,不让孩子生气,不让孩子冷着饿着,对孩子是百依百顺,对孩子的需求是尽量满足

而孩子在这样的“温室环境”中成长,心理素质就得不到锻炼,更禁不住情感的波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就会无法承受,而出现问题。

✔媒体发达,导致孩子被错误信息所影响

以前是媒体非常不发达,而现在的网络媒体十分发达,这也导致孩子们会从各种渠道接收到一些不适合孩子获悉的信息。

比如一些成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一些艺术化的悲剧场面等等。

孩子在接受非现实的信息影响之后,基于孩子的学习特性,会错误地将自己带入到夸张的媒体信息场景中去,从而作出一些错误的心理反应。

✔家长疏于陪伴孩子,导致孩子心理问题滋生

现在的家长,也就是以前的“孩子”,深知温饱的重要性,所以很多家长都拼命地工作,以保障自己的孩子有吃有穿。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而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家长陪伴的,长时间的缺乏陪伴,孩子会变得没有安全感,从而出现心理问题。

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是打孩子的家长,还是不打孩子的家长,本质上自身的行为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方式不对,造就的结果就是不对的。

所以,家长们应该更加客观地学习正确育儿理念和方法,多给孩子一些陪伴,该放手的时候就放手,引导孩子接受挫折教育,让孩子的心智变得更加坚韧,他们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小学教育 2024-03-27 23:01:23 通过 网页 浏览(584) 打印

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