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龙门篇)
龙门镇始建于民国7年(1918),因东有仕礼岭,西有房参岭,南有鹰峰岭,是三龙会首之地,故称龙门。1947年前属海康县南区。解放初期,龙门镇境域为第七区。1957年,析建龙门、排楼、平湖三乡。1958年,属雷南县卫星公社。1961年,析出置龙门区。1966年,改称龙门公社。1984年,复改为龙门区。1987年,改称为龙门镇。
龙门镇下辖新华、大新、向阳、龙糖等4个社区羊觅、宝蓄、德地、谢家、排楼、后排、竹桥、平湖、九斗、那宛、那利、那双、横山、潭边、足荣、淘汶、田墩、王家、公树、那尾、禄马等21个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调风篇)
调风镇始建于明朝末年,因镇址设在调风圩而得名,取“风调雨顺”之意。民国三十六年(1947)6月,设为调风区属东区。1949年12月5日,设为调风区属海康县第三区。1953年3月,属海康县第十区。1957年,改称为调风乡。1958年11月,属雷南县先锋公社。1961年3月,为调风区调风公社。1963年3月,设称为调风公社。1966年3月,改名为东方公社。1978年,将雷高、调风合并为调风公社。1979年,调风、雷高按原管辖划分独立为调风公社。1987年3月,改称为调风镇。
调风镇下辖大湖、下市桥2个社区和调风、企树、禄切、里仁、草朗、水尾、卜昌、坎园、后降、坑尾、东平、林宅、横山、官昌、调铭、赤尾、课堂、井仔18 个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雷高篇)
雷高镇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因镇址靠近雷高村而得名。民国时期,属海康县第十区。1949年11月,改称为雷高乡。1958年,属雷南县先锋公社。1961年,属调风区。1966年,属东风公社,后改属调风公社。1979年,又分出成立雷高公社。1984年3月,改称为雷高区。1987年4月,撤区设雷高镇。
雷高镇下辖雷高、雷高糖厂2个社区和西安、卜枞、大群、扶柳、符村、黎陈、迈生、品题、山后、题桥、下海、下园、肖家、盐田、官贤、下尾、竹下、坑营、南芬、雷高、山前21个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唐家篇)
唐家镇始建于清光绪初年。解放初期,唐家镇境域为海康县第五区。1957年,分为唐家、杜陵两个乡。1958年,属雷北县跃进公社。1961年,改称为唐家区。1963年,改称为唐家公社。1966年9月,改称为红旗公社。1979年5月,改称为唐家公社。1984年3月,改称为唐家区。1987年4月,撤区建镇,改称为唐家镇。
唐家镇下辖唐家糖厂1个社区居委会,以及唐家、毛坡、坡边、灵界、墨坑、杜陵、乌树、田西、坡六、元奏、土亩、土乐、军营、四海共 14 个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客路篇下)
客路镇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初称发尾圩。清嘉庆年间,因地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多而改称为客路。解放初期,客路为海康县第六区。1957年,分为客路、和平、迈坦3个乡。1958年,属雷北县超美公社。1961年,设客路区,后改为客路公社。1984年3月,称客路区。1987年4月,改为客路镇。
客路镇下辖客路、曲溪、大家、水标、迈港、高桥、泰坡、高上、车路、上梁、东山、恒山、本立、六梅、湖南、迈哉、坡仔、迈坦、湖仔、塘塞、赵宅、顶尾、宅仔、上塘、林排、东坑、深坑、饶里、高坡、三塘等30个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客路篇上)
客路镇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初称发尾圩。清嘉庆年间,因地处交通要道,来往客商多而改称为客路。解放初期,客路为海康县第六区。1957年,分为客路、和平、迈坦3个乡。1958年,属雷北县超美公社。1961年,设客路区,后改为客路公社。1984年3月,称客路区。1987年4月,改为客路镇。
客路镇下辖客路、曲溪、大家、水标、迈港、高桥、泰坡、高上、车路、上梁、东山、恒山、本立、六梅、湖南、迈哉、坡仔、迈坦、湖仔、塘塞、赵宅、顶尾、宅仔、上塘、林排、东坑、深坑、饶里、高坡、三塘等30个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松竹篇)
松竹镇位于城区西南6公里处的松溪与根竹两村之间,因此得名。又因其圩设在山美曹宅村而又名山美圩。解放初期,松竹镇境域属于海康县第二区。1957年,改为松竹乡。1958年,划归雷南县先锋公社。1961年,隶属于南兴区,后属南兴公社。1979年1月,从南兴公社分出,单独设立松竹公社。1984年,改称松竹区公所。1987年4月,改称为松竹镇。
松竹镇下辖八龙、北边、川东、东角、东井、方家、刘宅、龙马、马铁、山口、山美、山尾、松竹、塘仔、五坑、西山、西洋王等1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东里篇)
东里镇,始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7月,其命名来源于古典名句“子产居东里”及伟家祠堂所挂雷州府授的牌匾“保固东里”。民国三十六年(1947),设立东里区,辖有东里、雷高、调风、官贤、新寮等乡。民国三十八年(1949)2月,建立东里乡。1958年,属雷南县先锋公社。1961年,设立东里区。1974年,改称东里公社。1984年,改称为东里区公所。1988年,改称为东里镇。
东里镇下辖 1 个社区和 20 个村委会:东里社区和白岭、三吉、北堀、甲六、西坡、英佳塘、东塘、西挖、东里、东寮、后葛、北坑、六格、土头、淡水、南头、七联、洪流、下湖、沙节等村委会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沈塘篇)
沈塘镇,1956年划归海康县;1957年设沈塘乡;1958年属超美公社;1961年析出设沈塘区,后成立沈塘公社;1984年3月改称沈塘区;1987年4月撤区建沈塘镇。
沈塘镇辖1个社区、17个行政村,分别为:沈塘社区、孟山村、揖花村、平余村、大周村、大陈村、昌辉村、茂胆村、茂莲村、迈豪村、沈塘村、罗家村、塘边村、温宅村、居蕉村、卜格村、茂良村、处井村。
雷州各镇的村庄简史及姓氏来源(白沙篇)
白沙镇:解放初期,白沙镇境域为海康县第一区1957年,分设白院、合兴两乡。1958年,属雷北县超美公社。1961年,属附城区,后分出成立白沙公社。1984年3月,改为白沙区。1987年4月,撤区建白沙乡。1993年,更名为白沙镇。
下辖:白沙、麻扶、墨城、白院、下井、桥东、桥西、乾山、调爽、平原、石头、东岭、黎郭、官村、瑚村、和家、六余、草白、那楠、符处、水美、北坡、邦塘、洪富、官茂、陈家桥、合兴等27个村委会。